多年以前,有一个叫唐纳德的小伙子,喜欢掰手指。
尽管,这只是个不用花一分钱的「卑微」爱好,他还是迎来了来自长辈的恐吓:
「再掰,老了会得关节炎的!」
一种说法下,有人深信不疑,有人不以为意,真相就在第三种人身上,他们秉信实践出真知。
冥冥之中,年纪尚轻的唐纳德似乎是想要证明些什么,他开始了 50 年如一日的「掰手指」实验:每天掰一掰自己的左手。
甚至凭此,后来还拿了 2009 年的搞笑诺贝尔奖。
掰手指的咔嗒声
来自于哪?
从二十世纪初,人们就提出了多种可能的原因,包括但不限于「关节软骨碰撞」、「韧带拉伸回缩」等等。
遗憾的是,它们被排除掉了。现在最被大家认可的解释是:
掰关节的咔咔声,是关节腔内气泡的形成和破裂导致的。
人体的关节并不是简单的粘和在一起,而是共处于关节腔。这是一个密闭的负压腔,一般都很少有血管,所以一般都要靠负压来吸入外来营养。
关节腔里充满了起到润滑和缓冲作用的滑液。
在平时,这些滑液辛勤维护着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固性,让我们可以顺利地完成码字、搬砖、社会摇等各种日常操作。
当关节伸展关节时,关节腔内的负压增大,溶解在滑液中的气体被析出,会形成一个个小气泡;
当关节受到屈折或按压时,气泡破裂,就会发出令人舒适的「咔嗒」声。
科学掰手指,贵在克制
然而,掰关节不比抖腿,并非「想掰就能掰」。
上面说的都是正常的「生理性弹响」,判断时需要同时符合四个条件:
只在关节受到突然的牵拉或屈折时发生;
弹响前,关节必须有一定时间的休息期;
响声清脆、单一、不重复;
伴有疼痛或不适感, 弹响后常有轻松感(当然,有时疼痛或不适可能并不明显)。
一些不常发出弹响声的大关节,开始出现声响,则大概率是「病理性弹响」,需要重视。
比如,正常人的膝关节,很难压出的弹响,关节不好的人一个下蹲就有声音。
尽管掰关节不会引起关节炎,但也经不住你频繁用力使劲儿掰。
就好比小时候我们爱捏捏泡泡纸,捏一次两次,心里舒服,还能解压。然而,次数多了,泡泡纸就烂掉了。
如果你的十个手指都已经掰完一轮,不妨可以去掰对象的手指过过瘾。
假如你没有对象,没准你可以去做一个兼职按摩师 。